文章出處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bpHDQB2EFRnegAIsVK0AO9OLex4-/article?mid=2&l=f&fid=6
全文大綱:(轉貼)1956年至1969年的巴菲特合夥基金狀況07。段落式投資行為與投資標的
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,預備將來,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。
提摩太前書6:19
正文:發現企業價值,增加長期價值企業的投資
(第7大段)
在1965年1月18日 給合夥人的信中,巴菲特又把“Generals”分成兩類,原來的(被低估的股票)稱之為“Generals-Private Owner Basis”,另一類是“Generals Relatively Undervalued”。
後者被稱為第四類投資方法,“主要包括那些相對同類質地的公司價格較低的股票。雖然按照目前的估值方法,這類投資價格被低估,但(通常由於規模較大)對私人投資者意義不大。”
巴菲特並沒有好好地對這類投資展開討論,當時他剛剛開始研究和嘗試。後來受芒格和費雪的影響,巴菲特強調要投資有品牌和護城河的好公司,它們不會像Dempster那樣容易被長期低估,十有八九倒是高估。這類股票有時僅僅只是“不貴”而已,相對低估。
正如巴菲特指出的那樣,這類公司的內在價值不能和私人股本投資等量齊觀,但它們究竟溢價多少呢?巴菲特當時也在琢磨:和Generals-Private Owner或Workouts類投資相比,這類投資更容易因此陷入深淵。我相信,一旦將這種風險降至最低,該類投資的未來將非常光明。( 1965年1月18日 )
從巴菲特後來的實踐看,這類投資是非常成功的,如美國運通、可口可樂和華盛頓郵報等,但“傳統”的價值投資者似乎還是以巴菲特所言的前三類投資方法為主,所謂藝高人膽大吧。
我已多次提及,要用好價格買好公司的機會確實不多,應儘量努力。我們尤其不能以為是好公司就不計代價地買。牢記巴菲特的告誡吧:寄希望於最終購買者的投資肯定是項糟糕的投資(在華爾街,這被稱作博傻理論)。所謂好的投資是以低廉的價格買入,這樣即使只是以合理的價格出售,也能獲得不錯的利潤( 1965年1月18日 )。
啟發:
好的投資是以低廉的價格買入,這樣即使只是以合理的價格出售,也能獲得不錯的利潤。低廉的價格每年對於投資人來說,參考去年的最低價,不失為一個好方法。但是對於一個連續3~5年股價連連新低的最低價投資,有待細思到底高估會產生多少資金配置錯誤。
這類投資更容易因此陷入深淵:最具體的例子看20年來金融股、10年來電子股,有多少已經從100元跌回50%~30%。反過來投資有品牌和護城河的好公司,它們不會容易被長期低估,十有八九倒是高估,例如2103、1326、2105,為什麼一旦將這種風險降至最低,該類投資的未來將非常光明,為什麼按季買,6年以後再做投資評估呢。
(未完待續)
個案:
個案:如果100年最低價為準,+10%~-10%,可能做為每年低廉的價格區間參考,輔以殖利率分析價值多少,是一種檢查方法。
正新:100年最低價58.2,64~52.4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2.8,2.8/64=4.4%,2.8/52.4=5.3%,小於6%殖利率投資?
台橡:61.2~41.4。100年最低價57.6,63.4~51.8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6,6/63.4=9.5%,6/51.8=11.6%,大於殖利率投資?
台化:100年最低價73.8,81.2~66.4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4,4/81.2=4.9%,4/66.4=6%,小於殖利率投資?
亞泥:100年最低價28.25,31.1~25.4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2.6,2.6/31.1=8.4%,2.6/25.4=10.2%,大於殖利率投資?
東聯:100年最低價32.25,35.5~29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3,3/35.5=8.5%,3/29=10.3%,大於殖利率投資?
遠東新:100年最低價28.5,31.4~25.7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2,2/31.4=6.4%,2/25.7=7.8%,大於殖利率投資?
遠百:100年最低價29.5,32.5~26.6是低廉的價格區間。
註:100年股利1.4,1.4/32.5=4.3%,1.4/26.6=5.3%,小於殖利率投資?
思考:遠百32.5~26.6是低廉的價格區間,以合理的價格出售,也能獲得不錯的利潤,32.5~36賣點?46、56、66是賣點?如何投機思考。
|
最低價 |
1.1 |
0.9 |
正新 |
58.2 |
64.0 |
52.4 |
台橡 |
57.6 |
63.4 |
51.8 |
台化 |
73.8 |
81.2 |
66.4 |
亞泥 |
28.25 |
31.1 |
25.4 |
東聯 |
32.25 |
35.5 |
29.0 |
遠東新 |
28.5 |
31.4 |
25.7 |
遠百 |
29.5 |
32.5 |
26.6 |
|
股利 |
1.1 |
|
0.9 |
|
正新 |
2.8 |
64 |
4.4% |
52.4 |
5.3% |
台橡 |
6 |
63.4 |
9.5% |
51.8 |
11.6% |
台化 |
4 |
81.2 |
4.9% |
66.4 |
6.0% |
亞泥 |
2.6 |
31.1 |
8.4% |
25.4 |
10.2% |
東聯 |
3 |
35.5 |
8.5% |
29 |
10.3% |
遠東新 |
2 |
31.4 |
6.4% |
25.7 |
7.8% |
遠百 |
1.4 |
32.5 |
4.3% |
26.6 |
5.3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