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出處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bpHDQB2EFRnegAIsVK0AO9OLex4-/article?mid=2&l=f&fid=6
全文大綱:(轉貼)1956年至1969年的巴菲特合夥基金報告03。段落式談投資目標和方法。
神是我的拯救,我要倚靠他,並不懼怕
看哪,神是我的拯救,我要倚靠他,並不懼怕,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是我的詩歌,他也成為我的拯救。以賽亞書12:2
正文:為什麼3家不同行業,尋求3家不同公司的投資
(第3大段)
那麼,巴菲特又是如何拍打翅膀,成為與眾不同的鴨子,最後成為一隻天鵝的呢?1962年1月,巴菲特開始向合夥人系統地介紹自己的投資方法,它分三大類:第一類投資:“Generals”(低估類投資)。
這類投資是指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證券,在合夥人期間,它基本上是基金占比最大的投資。巴菲特通常會在5到6只這類證券上建立相當大的倉位(大約占合夥基金資產額的5%至10%),在其他10到15只證券上建立相對較小的倉位。
低估主要是從定量指標上來說的。這類投資缺乏市場魅力,乏人問津,通常並無因素表明其股票價格會馬上回升,它們的主要優勢是價格便宜,也就是說,其價格遠遠低於這家公司對一個私人股權投資人的價值(內在價值)。
巴菲特又補充道:雖然定量的指數非常重要,但定性的指標同樣重要。我們喜歡優秀的管理層、不錯的行業以及過去僵化的管理層或股東中的一點‘騷動’,不過,最看重的還是價值。( 1964年1月18日 )
因為這些證券一定是有缺陷的,也正是由於缺乏市場魅力或是可能導致價格回升的因素遲遲不出現,巴菲特才能以相對其內在價值較低的價格買入。
投資這類證券,安全邊際最重要。通俗地說,對買入時點的選擇遠遠強於對賣出時點的選擇,只要買入是一個好價格,賣出是不是好價格並不重要,不必一直持有至“最後一段甘蔗”,冒著又被套牢的風險。
啟發:巴菲特通常會在5到6只這類證券上建立相當大的倉位(大約各占合夥基金資產額的5%至10%),在其他10到15只證券上建立相對較小的倉位。
定量分析=價格安全邊際,非常重要,我們可能由基本分析選出3家傑出企業,但是很難由技術分析3家傑出企業長期不賣。定性分析=數量安全邊際+時間安全邊際同樣重要,可惜數量多少?時間多久?並沒有受到正確重視。
如果早知道未來5年配息結果,我們除了價格<價值的安全邊際以外,更容易有數量、時間安全邊際的同步思考,可惜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未來5年配息數字。
重點:妳的心得是什麼,歡迎分享
(未完待續)
個案
正新:70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27.6
台橡:70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40.1
台化:90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64
亞泥:36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21.4
東聯:36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23.1
遠東新:36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24.9
遠百:36元買了不賣,根據96~100年配股配息成本是25.6
思考:依96~100年現金股利、股票股利,亞泥優於遠百,如果36成本,5年不賣,亞泥21.4,而遠百25.6;那麼亞泥35與遠百31,長期投資10年有何區別?
(正新)
現金股利 |
股票股利 |
70 |
1.4 |
1.4 |
60.2 |
2 |
2 |
48.5 |
2 |
2.5 |
37.2 |
1 |
1 |
32.9 |
1.2 |
1.5 |
27.6 |
|
1102 |
1102 |
2903 |
2903 |
年度 |
現金股利 |
股票股利 |
現金股利 |
股票股利 |
100 |
2.3 |
0.3 |
1 |
0.4 |
99 |
1.9 |
0.2 |
1 |
0.6 |
98 |
1.8 |
0.3 |
0.75 |
0.25 |
97 |
1.8 |
0.3 |
0.3 |
0.3 |
96 |
2.4 |
0.6 |
1.3 |
0.5
|